本篇目录:
测量脉搏的方法有几种都怎么操作的/,请求回答
1、体温(T)正常值:30~30℃。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测量心率的数值,因为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率次数是一致的。或者通过电子血压表测心率,现在有一些智能手表也可以测心率,通过手机应用进行下载操作即可。方法多种多样。
3、日常生活中心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测得:触摸脉搏。需要有分针指针的手表或计时器配合。记数一分钟的脉搏,脉搏的次数就是心率。也可以测2分钟,3分钟或5分钟,计算平均值即可获得心率,这样还可以减少误差。
4、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电子血压计,一方面可以测量血压,同时也可以显示出心率是多少。数脉搏或电子血压计上显示的心率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际的心率,比如有房颤或早搏等情况,心率测出来就会有误差。
5、次。降温措施后30分钟再测体温。脉搏测量方法部位: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首选桡动脉。方法:脉搏规律测量30秒乘以2,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脉搏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
6、脉搏测量方法是什么?A.将大拇指、食指、中指指腹平放于手腕尺动脉搏动处,计1分钟搏动次数。B.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计1分钟搏动次数。
初级护士考试《护理学基础》辅导: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脉搏 频率异常 (1) 速脉: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大出血等患者。(2) 缓脉: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
(1)脉搏测量(以桡动脉为例)的目的有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异常呼吸 频率改变 (1)呼吸增快:成人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称呼吸增快。见于高热、缺氧等患者。(2)呼吸减慢:成人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称呼吸减慢。见于颅内疾病、安眠药中毒等。
收集资料的目的 病人的健康资料是确立护理活动方向的依据。因此客观、完整地收集资料有利于护士准确地确立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活动的方向。
异常体温 发热——因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而导致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脉搏短绌应怎样测量脉搏?
脉搏短绌最常见于心率快慢不心音强弱不等。由两人记录,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口令,计数一分钟可以明确脉搏的异常。脉搏短绌最常见于心房颤动等不适,出现心房颤动以后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脉搏短绌的测量:发现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始”“停”口令,计数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心率/脉率。例如:100次/85次/min。
【答案】:B 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脉率,由测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计数1分钟。故答案为选项B、。
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脉搏短绌越多,心率失常越严重。当病情好转,短绌脉可能消失,这种情况必须同时测量心率与脉率。护士可以两人测量,一人测量心率,一人测量脉搏,就是听诊心脏的同时测量脉搏,脉搏数少于心率数。
说明绌脉的特点?如何准确测量?
1、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见于心房纤维颤动(房颤)的患者。脉搏短绌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治疗脉搏短绌应查清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绌脉或脉搏短绌。听诊时心率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通常测量时需要两名护士同时进行。一位测量脉搏,一位测量心率。
3、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绌脉或脉搏短绌。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4、脉搏短绌主要见于心房纤颤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脉搏短绌越多,心率失常越严重。当病情好转,短绌脉可能消失,这种情况必须同时测量心率与脉率。
5、(2) 绌脉(脉搏短绌):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极不规则。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6、脉搏短绌(pulse dificit)指在同一时间内测定的脉率少于心率,且脉搏强弱不等,快慢不一。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脉搏短绌的病人该怎样测脉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